2008年1月27日 星期日

Obama

美國總統大選正式開打,民主黨參選人奧巴馬在艾奧瓦州旗開得勝,為入主白宮踏出重要一步。
數年前,奧巴馬僅是伊利諾伊州一名小小的州議員,他如何在短時間內登上全國大舞台,成為當今美國最炙手可熱的政治超新星?

奧巴馬:希望批發商

拿破崙曾說過:「領袖就是『希望』的批發商」(A leader is a dealer in hope)。奧巴馬極速走紅,正因為他是一名出色的「希望批發商」。

04年民主黨舉行全國代表大會,當時寂寂無聞的奧巴馬獲安排發言,為總統候選人克里造勢。奧巴馬以《無畏的希望》(The Audacity of Hope)為題發表演說,大談「希望政治」。他呼籲民眾要重拾美國的立國精神,重振不論出身、只要努力工作就有出頭天的「美國夢」(American Dream)。

演辭裏有這麼的一段:
「希望──在困難的時候,我們需要希望。在動盪的時候,我們需要希望。我們需要無畏的希望!這是上天給我們最大的禮物,亦是我們國家的根本所在。」(Hope - Hope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y. Hope in the face of uncertainty. The audacity of hope! In the end, that is God's greatest gift to us, the bedrock of this nation.)

奧巴馬慷慨激昂的演說,感動了不少美國人,令他一炮而紅,瞬間成為全國人氣之王。不但隨即以高票當選參議員,繼而再乘勢參選美國總統。

奧巴馬能夠在短時間內崛起,固然要歸功於他出色的演說技巧及政治感染力。但政治家畢竟不等同於演員,如果沒有能夠打動人心的實質內容(substance),即使表演能力如何出眾也是徒然。奧巴馬的成功之處,在於他能夠將「希望」這個老話題,重新包裝成符合當今美國民情的政綱,令經歷了布希8年「苛政」、渴求改變的美國人,找到了新的希望及方向。

在最近一個競選集會上,奧巴馬說過這樣的一段話:
「我之所以參選,是要重申美國夢,為那些仍然渴求發展機會、追求平等的人創造希望」(That's why I'm running, Democrats - to keep the American Dream alive for those who still hunger for opportunity, who still thirst for equality)。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