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toine Predock 闡述其設計理念:「我們的目標是要將交流密切、多元的泛亞宇宙,聚焦為一種整合的觀念,正如故宮南部分院所試圖呈現的:『認識自己,認識亞洲』。」在他的設計中,參訪者於空間與氛圍間的移動,將會猶如書法作品的墨色線條般充滿詩意的流動,有力的頓挫,與多樣充沛的能量變化。他並於簡報時特別提到林懷民雲門舞集的「行草」,為靈感來源之一。
在Antoine Predock 的設計中,故宮南部分院的空間經驗,將有多條敘事軸線同時並存,參觀者於空間與時間中行進。亞洲的藝術、文化、歷史與空間將在他們眼前,如同一幅卷軸般緩慢地展開。

本案以山的意象作為建築物的中心象徵,參觀者可由博物館院區南面或北面進入,而後進入博物館的中庭。換句話說,除了購票參觀博物館,一般民眾不需購票也能進入、穿越中庭路徑,享受院區的景觀與庭院,使博物館與一般民眾的關係更為接近。由廣場進入博物館後,主要的參觀動線藉由一個連續的緩坡,將參訪者由下往上引導至常設展廳。中庭成為主要組織空間的元素,提供參訪者一個視覺與空間的指引定位點。

評審團主席 Mohsen Mostafavi 表示:「評審團不僅尋找新文物典藏的最佳方案,同時也要尋找一種能與博物館及當地認同的視覺象徵。Antoine Predock 的設計正能實現這些目標。」
Gary Hack 表示:「Antoine Predock 的設計是對當地及週遭環境的一種獨特而精采的回應。可以確定會成為一所世界級博物館,呈現亞洲傳統,同時也是為未來重新想像這些傳統。開放與封閉空間、光與暗、傳統與現代、屋頂與翱翔感等雙重性,將創造一種無與類比的經驗。」
Robert Anderson 表示:「我認為這所博物館會成為二十一世紀重大的新博物館之一,成為台灣文化企圖心的象徵。我也確定這會是一所許多人會迫切想來體驗的博物館。」
Aaron Betsky 表示:「這個建築提供參觀者許多引人入勝的經驗。Predock 透過他對地方與歷史的深入理解,讓我們體會到,過去的經驗如何能夠幫助我們創造新的空間、經驗,與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